fe_前端的思考

8 min read

我的前端局限

重新写前端的时候,才发现我个人的前端知识有着巨大的漏洞。很多原理性的东西不懂,导致有些东西写的云里雾里,即使写出来了,也其实没有搞懂内部的逻辑。

尤其是各大框架提供了脚手架,事先配置好的webpack把各种东西都封装在内了,导致离开了脚手架,就很难自己独立写好前端了。

新知识的渴望

我还是很喜欢前端的快速进化的,作为一个写过asp、php和jsp,也写过jquery、lodash和bootstrap,还写过react、antd的前端开发者。我歌颂轻量简洁和快速,赞美强大、极客和原生。我多希望浏览器能支持更高级的ES2020语法规范,多希望不再需要复杂的编译和打包工具。但最终的统一到来前,是需要打好基础的,尤其是技术为什么出现,解决什么痛点,同质化产品有哪些,特点又是什么。试着去了解,去体会,去进步。

需要补充的基础

  • babelswc是如何工作的?他们把什么语法编译成了什么语法,如何编译依赖关系的?
  • webpackvite是如何工作的?他们怎么编译css/img等的依赖?
  • 如何从js转变到ts,并更好的接受他?
  • 如何自己配置一个react或者litwebpackvite配置?
  • 各种前端的路由实现原理是什么?vaadinjavats
  • shodow dom是什么?原生性会不会成为以后的趋势?

1 babel与swc

通俗讲js编译器其实就是将高版本的JS语法规范降低到低版本。当然通过加一些插件可以实现tsjsx以及tsx都可以作为转换源。编译器的应用场景不光是前端,他只是从一个版本的js语法翻译到另一个版本而已,也可以用来写后端nodejs的模块,因为nodejs只支持commonjs版本的语法,默认不支持export语法。

Why you should use SWC (and not Babel)

$ npm install --save-dev @babel/core @babel/cli @babel/preset-env @babel/preset-react
$ npm install --save-dev @swc/core @swc/cli

高版本js规范典型的语法有,async与await,let,箭头函数,import与export等。

1.1 babel

如果不指定配置的话,babel是不知道要翻译成哪个版本的js语法,直接编译发现还是高版本的语法。

image

所以需要项目目录下创建babel.config.js文件。

const presets = [
  [
    "@babel/preset-env",
    {
      targets: {
        edge: "17",
        firefox: "60",
        chrome: "67",
        safari: "11.1",
      },
      useBuiltIns: "usage",
      corejs: "3.6.4",
    },
  ],
];

module.exports = { presets };

再次运行相同指令后,就能看到编译后的结果了 image

对jsx编译,react中的使用,将config中env预设,替换为react预设,其他都去掉就可以

const presets = [
  [
    "@babel/preset-react"
  ],
];

module.exports = { presets };

image

只有编译还不够,因为react预设中import语法是原样输出的,而import的文件可能是自己的代码,也有可能是node_modules中下载的库,如何去把modules目录的文件打包过来,这就是打包工具的任务并不是babel要做的事情了,我们后面在看。

1.2 swc

swc是rust写的速度比babel快,babel采用了payfill的策略解决有些浏览器没有特定api的问题,swc则没有,swc的配置更加友好,默认配置下对之前的index.js进行编译如下。

image

对jsx编译,效果与babel完全一致。 image

babel与swc编译效果差别不大,主要是编译的速度、配置方式、以及对部分浏览器不支持的功能的补偿操作的不同,他们都是最基础的工具,是没办法只用他们组织react项目的,因为大型项目需要本地开发,依赖放到node_modules,如何将import的资源进行打包,就落到了打包工具的肩头上。

2 webpack与vite

2.1 webpack

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-cli --save-dev

上面的例子中,react是通过script标签引入的,工程化开发和打包如下

npm install --save react react-dom
npx webpack #注意默认是src/index.js为入口,dist/main.js为输出

react是既需要编译又需要打包的,我们先以不需要的编译的純打包的d3、lodash为例。

image

在html直接引入main.js

image

react:需要先编译,所以需要上面的babel作为loader对文件先进行编译在pack。最手动的方法就是babel react的入口js文件,然后对这个文件进行webpack。

npm install -D babel-loader @babel/core @babel/preset-react

添加webpack.config.js如下,

const path = require('path');

module.exports = {
  output: {
    filename: 'bundle.js',
  },
  module: {
    rules: [{
      test: /\.js?$/, // 用正则来匹配文件路径,这段意思是匹配 js 或者 jsx
      exclude: /(node_modules|bower_components)/,
      loader: 'babel-loader',
      options: {
        presets: ['@babel/preset-react']
      }
    }]
  }
};

编译src/index.js,并在html中引入最后集成的js文件

npx webpack

image

到这还只是简单的配置,复杂的配置包括了bundle文件拆出多个chunk文件如何配置,css和style的loader怎么配置,静态资源loader怎么配置等等。

2.2 vite

vite是另一个打包工具,与webpack稍有不同的是,webpack是以单个js文件(默认src/index.js)为entrt-point,相当于是个root节点,找他的所有依赖。所以会导致我们改动任何一个文件,重新编译都是走整个树状依赖结构的编译。vite则是以html文件(默认index.html)为入口,在html中找到moudle类型的script标签,进行编译,vite在开发模式下是惰性编译的,且使用了go写的编译器速度快很多。

react:

npm i -D @vitejs/plugin-react

添加vite.config.js文件,

import { defineConfig } from 'vite'
import react from '@vitejs/plugin-react'

// https://vitejs.dev/config/
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({
  plugins: [react()]
})

index.html中需要用module类型的script标签,然后文件默认需要是jsx后缀,否则不按照react去编译。

<div id="root"></div>
<script type="module" src="/src/index.jsx"></script>
vite # 可以提供一个热部署的webserver
vite build # 可以编译打包